第(3/3)页 你这么说我就不困了啊,原本大明九边的粮饷就因为路途遥远,地处荒凉偏僻难以输运。 平时为了鼓励内地转运粮草,先是以运粮多少为盐引的发放标准,后来更是以赋税的七成八成折取,以换取边塞的粮草供应。 现在开互市,以市场价格驱动,让商人积极转运,不正是为朝廷节省开支的? 所谓粮价上涨,可终究需求有限,就算短时间内影响国内价格,可随着时间的推移,总会归于正常。 说的再多,不就是觉得朝廷这样是养虎为患吗?可我一个堂堂大明,养几个宠物怎么了?真要是形成依赖,以后敢不听话我就断了你的粮食,看你怕不怕! “每年朝廷为了支持九边输运的支出是多少来着?”朱祁镇问。 “可是……”胡濙还想挣扎。 “你们回去把帐算好,再跟朕说合适不合适。李侃,你说他们挪用官银,是从什么时候开始?最近一次是什么时候?”朱祁镇又问,却是直接隔过了胡濙。 “启奏皇上,据臣查证得知,目前有证据的还是在户部商行成立之后,一直到现在。”李侃支支吾吾说。 “也就是说最近两个月?” “可是如此大胆,此前肯定也有,不过是现在没有彻底清查,无法核实具体开始时间,一旦皇上授权,相信以都察院的能力,应该会有更大的收获。”李侃解释道。 “具体数额多少?”朱祁镇又问。 “大约十数万两!” 见朱祁镇沉默,李侃不由惶恐,紧张之下开始胡思乱想,倒也真让他想到一件“小事”。 “启奏皇上,石彪还纵容家属霸占民产,招纳了五十多户流民,擅自越关设置庄园开垦民田!” 又一次出乎二人意料,对于挪用官银反应不甚大的朱祁镇,听到石彪兼并民产竟直接拍案而起。 “啪!把郭懋给朕叫来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