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6、抄家郑乡约-《我重写了家族历史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“福兴,桑子,你们几人将郑乡约先捆了。关在祠堂边储粮的仓库里。千万别让他跑了,跑了……就拿你们是问!”
    徐从对自家长工和一个亲近自己的族人,下令道。
    一报还一报。
    当年郑乡约怎么待他的,他就怎么还回去。
    等福兴、桑子几人捆了郑乡约离开了满月宴后,徐从对刘昌达道:“先生,郑乡约在附近当了多年的保长、乡约,宗族势大,为防不测,我建议先让书文率一些徐氏宗族的族人到塬下驻扎,同时我和书文在薛庙村召开推选族长的大会……”
    “先泻了郑乡约的势,以防反扑。”
    “天高皇帝远,小心为上。”
    他轻声道。
    固然他不认为郑乡约在薛庙村有那么大的威望,但谁说劣绅就没威望了?
    当年,老爷徐志用还不是让整个徐家堡子的人指认了他?
    劣绅不是蠢蛋,不会对族人全部苛待。就如老爷徐志用当年“冤枉”了他,等他被放了出来,当着宗族的面,在祠堂里赔了他银钱和地契。
    仁义道德能看出吃人两个字。
    同理,吃人,亦蕴含着仁义道德这四个字。
    “听你的……”
    刘昌达点头,对自己门生言听计从。
    徐从在衙门有当差的经历,知道什么叫做“恰到好处”。
    况且,徐从说的办法都是老成之言,没有不认可的道理。
    “书文,你跟我来。”
    得了先生的同意后,徐从叫徐书文走了出来。
    他们迈步在塬上。
    前天,下了一场小雨。
    积蓄的暑热退散一空,天宇蔚蓝。
    “三喜几个……是你找人叫的吧?”
    见行走愈发艰难、沉重,徐从走到一颗老柳的青石旁,硌着鞋底沾着的湿黄泥。一块块板结的黄泥巴从鞋底脱落,他心情倏地轻松了片刻。
    三喜几个人没那个胆子指认郑乡约。
    村里面,有这个能耐让三喜出面指认郑乡约的,除了徐书文这个族长外,就没旁人了。
    而众所周知,徐财东家和郑乡约是穿一条裤子的……。
    “是!”
    “他作恶多端,就得现世报……”
    徐书文在树干旁蹭着脚底的黄泥,“我爹和他相好,可……那是老黄历了。我心底一直明白,他不是个好人。近年来,和他虚与委蛇,就是打着指罪他的想法,只不过……我人微言轻,还是多亏了刘先生今日来参加你弟弟的满月宴,我才有机会让三喜站了出来……”
    一只柳编蚂蚱被徐从踩在了脚底,陷入了黄泥,他没看徐书文的神色,点了点头,“你有心了。咱附近乡里的祸害,就剩他了。他一走,乡约的位置就空下来了。到时候……这乡约位置看来就是你的了。”
    他心存试探。
    徐书文蜗居在家,就真的甘心做一个财东?
    排挤掉郑乡约,登上保障所乡约的位置,说不定亦是徐书文的目的。
    “我没那个想法……”
    “乡约?太累了。”
    徐书文如此道。
    但徐从总觉得徐书文没说实话。
    他们刮掉鞋底的黄泥后,就拍了二十多家青壮的门,叫了三十来号人,一同随他们下塬,到薛庙村。
    到了薛庙村,他们借祠堂召集了附近的乡民,宣告了郑乡约犯恶的事实,并且言明了这是县长带领卫队做下的决定。
    夹枪带棒的一顿敲打后,薛庙村乡民归顺极了,不敢有丝毫反抗。
    “根据刘县长的指示……”
    “郑乡约要发往县公署听办,你们推举一个族长,来重新统管族人……,还有收集郑乡约所做恶事的罪证……”
    徐书文作为徐氏宗族的族长,在薛庙村乡民面前,亦有面子。
    所以这和徐从商量后的众多决策,就由他的口中,一一向薛庙村乡民道明。
    “对了……”
    “郑乡约的亲眷,也先看管起来,防止他们偷偷转移财物、销毁郑乡约所犯下的罪证……”
    徐书文看向新选举的郑氏族长,沉声道。
    既然决心要整倒郑乡约,仅靠唇舌是不够的。有钱能使鬼推磨。郑乡约在县公署里有关系。只要他的儿女舍得往县公署塞钱,郑乡约可能就大事化小,小事化无,无罪释放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